close

台灣這幾年來路跑風潮很盛,但這些賽事包括發送的跑衣、補給站的飲水塑膠杯都可能成為廢棄的塑料危機,以一場4000人的活動來說,最低攝取水量去計算下來,去年700多場路跑要消耗的塑膠水杯數量多達392萬個,另外跑衣紀念衫也粗估有300萬件,在全民瘋路跑的同時,也正在對環境產生威脅。

超馬塑膠加工好手陳塑膠零件彥博分享自身工程塑膠比賽經驗,吸引不少粉絲到場。

超馬好手陳彥博:「那時候爬上去山頂再下來,再爬上去山頂再下來,然後連續爬3趟半。」

跑步風潮崛起,以去年來說全台總共舉辦784場路跑活動,當於一天就有2場,而這些卻可能成為環境隱憂。

記者詹舒涵:「越來越多的馬拉松比賽還有等等的相關賽事,卻有可能造成一些無形中的浪費。像是去年的台北馬來說,只要參賽的話就會拿到我手中這一件,綠色的淺色的這樣子的一個參賽衣,如果你完賽的話,就會再拿到我手中這一件完賽衣;也就是說,我參加一次的馬拉松比賽會拿到2件排汗衫,但我真的穿的到這麼多嗎?所以現在台北的馬拉松打算要推行的是綠色環保的概念。」

捐贈發起跑者Stanley:「我當初可能自己以為可以1個月收1萬件,但沒想到1年只有3500件。」

工程塑膠製作除了繁瑣更有許多細微精細的操控,需要依靠仰賴設備的機械分析,從生產過程中以機械供給原料壓縮,經過冷卻篩選切割的階段才會完成,現在有各種機械輔助使用,也讓工程塑膠的技術越來越好,在大小、材質、塑形等等都可以更完美的達到想要的要求,用於電子產品、冷氣機械、汽機車配件等等,我從網路上有看到一些工程塑膠的製作影片,相當療育,尤其是在切割工程塑膠的膠條時,切成大小相同的顆粒狀後,就可以打包裝車出貨,將這些工程塑膠賣往下個地點,這樣的合作關係根深蒂固,更可以讓雙方都雙贏,儘管現在的人們對於環保議題更關注,相當關心環境安全,但也必須知道,塑膠不是萬惡之源,真正萬惡的是亂丟垃圾沒有回收的人類,造成生態受到影響,更有許多海中生物被迫塑化,吃下我們人類肚子,但這是指日常生活用的塑膠為主,工程塑膠的管制更加嚴格,避免對工程塑膠的濫用,對這些規定可要好好遵守,一起保護地球,永續生態。

坦言一切有待觀念推廣,但其實要改的不只是穿不完的跑衣。

環境資源部部長李應元:「如果大家不改變生活習慣,2050年塑膠袋、塑膠碎片比魚類還多。」

出席路跑活動,環境資源部部長也帶頭疾呼全民減塑,而這場路跑活動已經有6年歷史,從2年前開始提供民眾能夠重複使用的矽膠杯。一個個黃色矽膠杯使用醫療級矽膠,成本一個50元,取代了200個50元的拋棄式塑膠杯,以一場4000人賽事來說,比賽建議最低攝取水量150毫升計算,2017年784場就要消耗392萬多個杯子,而主辦單位認為跑者很願意配合減塑。

路跑主辦單位行銷公關經理彭龍儀:「我們也在一開始的時候,的確是有跑者不習慣我們沒有提供瓶裝水、塑膠瓶裝水,可是我覺得經過說明之後,大家都能夠了解跟接受。」

全民瘋路跑卻瘋出廢棄危機,在尋求健康運動之餘,別忘了讓環境健康同步跟著開跑。

因為在台中工程塑膠工廠工作,我才知道在塑膠中有許多不同材質的塑料,這些塑料的用法用途也不一樣,我們可以將這些塑膠分為兩種類型,其中之一為熱塑性塑膠,另外一種為熱固性塑膠,兩者會這樣區分的原因在於熱塑性塑膠可以經由加熱重新塑形,熱固性塑膠則無法,加熱過後無法再次改變形狀,其中熱塑性塑膠有許多我們常用的塑料,如:泛用塑膠、工程塑膠、合膠,泛用塑膠可以廣泛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且產量大、成本低,而工程塑膠一樣也有這些特性,但他主要用於機械軸承等等使用,通常會選擇比較耐熱抗磨的材質,另外就是合膠了,關於塑膠的其他混合而製成的,都稱為合膠。這些塑膠或許對我們來說一輩子都不會看過,但他們確實都會存在,只是應用的方面不同,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都已經是成品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3odinbo 的頭像
    g3odinbo

    g3odinbo的部落格

    g3odin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